李发胜,当代水墨画家。现为湖北水墨画院专职画家兼副院长,湖北省书画鉴定委员会委员。毕业于武汉城市建设学院。出版有《李发胜中国画作品集》《李发胜水墨肖像写生作品集》《李发胜人体速写集》《风境东西-李发胜中国画作品集》等专辑。
序 言
起看到李发胜的水墨风景画就喜欢上了,那时我和他不熟,但凭着发胜作品对我的感动,曾在朋友圏写了一篇短文赞美。后来交往多起来又出席他的画展看了更多作品,对发胜艺术的理解就更深了一步。
发胜热爱旅游,他的目的不是单纯玩山玩水,而是将对世界各地城市的感受用水墨语言表达自已的情感。发胜说:“我喜欢感受别样城市的建築风格,喜欢大街小巷里流动的气息“。我想发胜不光是足迹欧美各地的城市风光,他是用心去谱写那异样的空气。他把这批作品题为《城市.尘世》系列,更贴切地注入了作品的主题和内涵。
我暂且将他的画定位叫没骨水墨城市风景山水画不知是否准确?我看这不重要,叫法可待日后商榷,重要的是他的画能吸引我也吸引了很多观者,究竟亮点在哪里?
没骨画法,无论人物山水花鸟,画到位都是很难的,我认为没骨山水表现城市的不同风貌更难。构图新颖,有意境,有强烈的个人画风,几乎完全用墨色达到黑白灰多变的层次,而且恰到好处,笔墨精准,最后能形成一幅完整的作品更是难上加难!我认为发胜的很多作品达到了这个高度,在中国画坛是少见的。
目前不少画家忽略笔墨基本功和个性艺术的张扬,这是追求成功的画家最短缺的根本,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和突出的个性创作何谓有震撼作品,怎能产生真正的艺术家呢?“艺术到最后就是比修养了“。我同意这个说法,靠运气,靠吹捧,靠自我标榜,靠扎实修养之外的东西混世,幻想着天上掉馅饼是不可能的。观赏发胜的画是否在这两个问题上能有启发和解惑?
梁岩于东湖随缘居 2020.6
《纯净阳光下的普罗旺斯》92cm x 92cm
《心中的蜃楼布格豪森》92cm x 92cm
发胜作画,最大的特点是凭印象,重感觉,审虚实,以意取之。“风境”系列笔墨渲淡,参与积墨和破墨,见笔见性,有激情而不显焦燥,见气度而不入疏狂。在注重整体氛围与境界营造的同时,对于诸如城市街道中的点景人物、车辆等细节,笔墨概括,意趣盎然,与整体画面虚实相生,浑然一体,十分协调。是心灵意象与境界的自然呈现与表达,也是他的修为和艺格的体现。以都市建筑为水墨载体,发胜虽不是题材的开拓者,但在表达上能自成一格,实属难能可贵。其实,绘画题材内容只是一个方面,重要的不在画什么,而在怎么画。以目取物,则见什么画什么;以心应物,则必然重感觉,重内心体验,以心灵意象取之。发胜的“风境”系列,全属身临其境,领略体验所得。所以,他的“风境”系列又绝非概念 中的笔墨程式。比如:江南山水,历史上不知有多少先贤涉足,而宋米氏画风独出,大小二米在山水画上能有所创造,其根本原因,在于对江南云山烟树的饱游沃看,感受深切,乃得真趣。“师古人,师造化”,乃古今至理。(湖北省美协副主席 贺飞白评语)
《2020-我的城市武汉》92cm x 92cm
《渐渐消失的厂房之一》92cm x 92cm
李发胜先生是一位超凡脱俗的画家,尤其是近期画的西欧旅行写生之作,我更为喜欢。他把名胜建筑物作为载体,画面空山夜雨,云淡风起,悠远含蓄,诗性意韵,画面中的繁,密,满,疏,淡,白都营造了一种全新的形式。传达当代一种审美的无穷魅力。(湖北省中国画研究院院长 孔奇评语)
《法国南部小镇》184cm x 92cm
《城市-尘世系列》
必须肯定的发胜老弟城市水墨探索是成功的!画中恰当运用中西之法!既有视觉强大震撼的张力又水墨神韵之内涵!是一气哈成的水墨乐章!(武汉画院副院长 江中潮评语)
《欧洲风光钢笔写生》花絮(一)
《欧洲风光钢笔写生》花絮(四)
他以深厚的东方文化功底,以中国独有的墨分五色视觉传达,然而又超越了东方的空间,并且扬弃了传统水墨里繁杂古旧的陈规,以地球村的情怀,把欧洲凝固的音乐以视觉的语境呈现画面,如早春的晨风拂面,在神清意爽之际,让人遥想着世界文明的进化和破译着东方西方文化哑语暗恋的奥秘......
这组画是以建筑结构的形式体现,却是以情感结构为支撑,现象为理性,实则是极端的感性!(中央美术学院 吕中元评语)
艺术家惬意的生活状态
吾友发胜,焦墨人物写生,自是一绝。今见都市水墨风景新作,令人耳目一新,见笔见墨,景色空濛,情韵流动中尽显浪漫风神。这是高水平的都市水墨风景画。祝贺发胜!(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生院 汤立评语)